我们有什么资格谈梦想?
前些天,有位读者朋友给我留言,谈到了他的梦想。他是这样说的:自己去年刚毕业,已经工作几个月了,但总是感觉不得劲儿。他一直想当个作家,不需要太多名气,能养活自己和家人,有一些自己作品的拥趸,写出来的东西有人欣赏就足够了。但现在与作家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让他疲于奔命,整天为了生计劳累。看不到未来,想放弃现在的工作去追寻梦想,却又怕失败,拿不定主意,很迷茫。
我想了挺久,最后回了一句:“没有面包就谈梦想是对自己的人生耍流氓。”
其实这句话不是我说的,原作者是我一位朋友,她叫芦苇。芦苇从大学起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很自强独立的姑娘。她家境一般,样貌一般,没什么特长,也不擅长交际,和大多数女生一样平凡普通。但她非常喜欢读书,大学时除了学习以外的消遣就是读书。市面上的书质量参差不齐,阅书几年的她因此萌生出做一个工作室的想法。她想,她的工作室绝对不能出任何一本质量不好的书。
可惜她不是富二代,更没有极其卓越的天赋,也没有那份一出山就遇到伯乐的幸运。毕业的时候,她去面试了很多家出版公司都没有成功,最后只得为了不被饿死和房租去一家公司做了文员。现实与她的梦想几近南辕北辙。
我一直挺替她遗憾的,后来不多的几次见面,我们几个朋友都绝口不提关于图书出版之类的任何事,生怕她听了不舒服。直到去年我收到她寄给我的一本书,附信说是她把关做策划人的第一本作品,让我帮她看看。我很吃惊,约了见面后才有机会和她仔细地聊了聊这些年的经历。
那年跟她同一届进入公司的实习生有三个人,另外两个实习生一位有英语专八证书,还有留学进修经历,一位是工作相关专业,长相气质出众。只有她,相貌平平,学历普通,除了毕业证和学位证以外,没有一个工作相关的证书,连基本的职业妆都不会化。甚至连招她进来的HR都说,如果不是今年应聘的人少,她这样的学历是压根儿没可能进这里工作的。几乎公司里所有人都认定了她实习期结束就会被一脚踢开。
她说她当时特别难过,想回老家去考个公务员早早嫁个人算了。可是一想自己的目标,就咬咬牙坚持要在这儿扎下根。她动作慢,但老实肯干,有些事不懂,但她愿意学而且不懒。英语不好就报英语班再进修,软件用不遛就照着教程使劲儿练,策划被否就熬夜做,不信自己还就这么被注定一辈子了。
三个月实习期结束了,她出乎意料地留在了公司,而走掉的是那个留学生。听说留学生心高气傲,被否了策划案不肯耐心找问题,到处抱怨上司的不是。
虽然是留下了,但她总觉着自己是幸运,所以她依旧很拼。她始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所以即使做着与梦想毫无关系的行业,她也将这当做是必要的准备。拼命到现在,她的工资比之当初翻了好几番,足够让自己过得不错,还存了一笔存款。
“我要在这个城市扎下根,首先得让自己不被饿死。”
“ 如果还没有挣到养得起自己的面包,谈任何梦想都是对自己的人生耍流氓。”
“在没有万全的准备之前,我不敢丢下我的面包。”
工作四年,她接触了各行各业的甲方,铺展了五湖四海的人脉。直到现在,她才觉着时机到了,积累足了,她拿着自己四年省吃俭用的存款和砸锅卖铁凑的一笔钱,和朋友一起投资了一个工作室,挂名在一家出版社下面。绕了这么大的圈子,她还是回到她最初的梦想上。更好的是,通过四年的积累,她已经有了为自己选择负责的能力。
昨晚我看到她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条状态:“一晃眼,这已经是我工作室的第十五本书。回首来路,我对得起自己,也更有把握面对未来。”我给她点了个赞。
其实,每个人都经历过那样一段拼命努力养活自己的日子吧。所以,如果问我梦想和面包该如何抉择,我会说 ,“从拥有面包开始,你会拥有一切。”
初入社会,很多年轻人有相同的困惑 。这个社会的规则与想象中大相径庭。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牛犊们还没有打开拳脚,就被社会残酷的生存规则当头一盆冷水。撞过一些南墙后,发现梦想不能当饭吃,不饿死自己最重要。于是向现实妥协,安安稳稳找了一份工作,又惴惴不安,心有不忿,生怕自己的血凉了。
梦想这个东西说起来很虚,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实现,而且梦想还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。就像每一个男孩子小时候都想要做宇航员,每一个女孩小时候都希望自己是公主。可是长大后发现,原来宇航员是高危行业,公主只在童话里。
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总喜欢把“掌握自己的人生”挂在嘴边,其实社会上摸爬滚打久了就会发现,没有一定的积累是没办法决定自己的人生的。这个积累可能是人脉,可能是金钱,可能是能力,但绝对不仅仅是一腔热血的蛮勇。
把梦想埋在心底,然后勤勤恳恳工作,踏踏实实攒钱,有了金钱人脉能力这些可见的积累后,再去冲一把。真正的梦想,不会被时间忘记;真正的勇气,不会因年纪丢失。从你有了面包开始,你会拥有一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