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沉迷网络游戏,家长应该怎么办?

hwfxw2年前 (2021-08-08)家庭教育1261

  管孩子不是钉钉子,只管敲就行。钉子没自我意识,孩子可有自己的主意。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,茶不思饭不想,耽误了学习、损害了身体——相信但凡是做家长的,谁也不想这样的情况出现。可是,光有愿望没用,关键在于怎样做才有效。


  实话实说,不少家长的做法,并不能实现帮孩子远离网络沉迷的目标。


  有的家长轻信一些来历可疑、没有正规资质的戒网瘾中心,把孩子送了进去,发生过不少悲剧。让人联想起《笑林广记》里头说的黑色笑话:为了治驼背,拿俩木板夹着病人使劲踩。“医生”还振振有词:我治的是罗锅,还管人死不死?


  更多的家长是自己上马,劳心费力,没少折腾,但是效果总不令人满意。和一些困惑的家长交流后,我梳理了一下他们的管理过程,往往是这样:家长发现苗头,马上陷入焦虑,采取高压政策:全面禁网禁手机!然而,互联网社会里,维系这样一个全方位的“真空”状态非常困难,自己加班、爷爷奶奶心软、小伙伴互通有无……不知哪个环节有漏洞,就使管理变成旷日持久的猫鼠游戏。


  管孩子不是钉钉子,只管敲就行。钉子没自我意识,孩子可有自己的主意。尤其在青春期,这是建立自我意识的关键时期,逆反心理强烈。家长一坚决反对,孩子反而觉得,不玩是听家长的,玩是“做自己”,对自主的渴求压倒了自制,事情于是棘手。


  管理要想有效,就不能忽视孩子的心理特点。先要取信于子女,别扣道德帽子。然后,靶向治理,精准施策。与其全面禁网,不如摸清楚,到底哪一款游戏最让孩子沉迷、沉迷点在什么地方,进行重点管理。和孩子一起认识危害、讨论办法,让孩子自己拿出防沉迷举措,家长督促落实,尊重孩子的自主心理。孩子假如给自己留了继续玩游戏的空间,只要保证可控制、有分寸,比如完成作业玩半个小时,可以开个小口,毕竟危害在于丧失自制。另外,“自然界讨厌真空”,抽走网络游戏这一块,就要考虑填上什么。踢球、遛狗、家庭名著读书会……只有另一种有意思,才能替代一种有意思。


  防止沉迷,也不能光让家长使劲。制定更精准的政策、有效识别青少年、不设“玩得越长奖励越多”式的激励、定时强制下线……这些措施,期待游戏公司和管理部门的继续发力。


相关文章

家庭阅读存在6个误区

  在一次给家长作的关于作文的讲座上,家长们七嘴八舌讨论了引导孩子阅读和作文的各种看法和做法,提出各种疑惑。这些家长素质很高,很支持孩子课外学习,也愿意陪伴孩子,令我感动。不过,交流中我发现,他们的家...

家长不要充当孩子交往的“第三者”

  孩子说:“妈妈,星期天我想和同学去公园玩。”  家长说:“不行,你还有一大堆作业没完成呢。”  孩子说:“妈妈,今年的生日,我想和同学一起过。”  家长说:“行,但你必须把他们请到家里来。”  孩...

宝宝入园需考虑的3大因素

宝宝入园需考虑的3大因素

在社会上,没有任何机构证明宝宝何时入园更科学、更合适,但从其它角度考虑,就能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。宝宝几岁入园好?从家长的角度来考虑:家长应具备送宝宝上幼儿园的心态当为宝宝选定一家幼儿园,送宝宝上幼...

孩子是否有权利选择自己的道路

  当“北大毕业”“留美研究生”的身份标签与“12年未回家过春节”“与父母决裂6年”连在一起,会产生什么反应?  近日,一封儿子“控诉”父母的万言书在网络上引起热议。什么样的恩怨让父母与儿子之间落下如...

要不要打孩子?当然要!

  这个话题是永恒的话题,也是永远充满争议的话题。在很长的时间里,我们完全被理论正确所占据,被一些专家与名人误导,体罚被贴上最落后野蛮教育的标签,一些名人名家也经常说“体罚是最无能的教育”方式,以致国...

(深度好文)教育的最高境界,应该是从尊重生命开始!

暴风雨之后并没有看到彩虹,却听到了一个让我感动的故事。暴风雨席卷了海滩,海风退去之后,海边却多了很多小鱼,在潜水里游来游去,我漫步在海滩上,却并没有太在意,我知道,用不了多久,这些小鱼就会被干死。我继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看不清,换一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